双十一一度热闹非凡,然而现在喧嚣过后只剩下一地狼藉,参与者们都显得十分疲惫。这主要是因为电商的狂欢背离了购物的初衷。消费者们冲动购物,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合作方又忙于应对各种问题,这些都让我们开始思考电商大促销究竟该何去何从。
曾经的双十一狂欢
往昔的“双十一”,成了抢购打折的战场。消费者们被低价吸引,纷纷抢购。商家们也不遗余力地推出低价商品,吸引顾客,忙着备货和促销。从2013年京东在双十一三天销售额高达25亿GMV这一数据,便可窥见当时促销活动的火爆。那时,“双十一”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购物狂欢,价格成为了主导。
后来电商兴起,双十一热度持续攀升,众多人渴望在这场狂欢中分一杯羹。然而,过度的狂欢却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消费者冲动购物后频繁退货,商家面临库存积压等问题。
京东与腾讯的合作
2014年,腾讯对京东进行了战略投资,并赋予了京东微信的一级入口权限。这一举措让京东在电商领域的竞争中增添了新的优势。于是,京东开始采用“社交”和“移动”的策略,希望通过全新的渠道和营销手段,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015年双十一临近前的一个月,京东与腾讯在北京共同举行了发布会。刘强东与马化腾亲自出席,共同发布了“京腾计划”。该计划着重于品牌商家,标志着京东开始强调“品质”,这也是其从低价策略向更高品质转变的关键举措。
今年京东双十一的举措
今年双十一期间,京东着重强调了“品质”的重要性,并且推出了“优质低价”的新理念。韩瑞透露,超过十万个品牌参与了这次促销活动,其中新品占比达到一半,而热销产品占了七成,并非是库存处理。这一举措显示了京东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商品的决心。
发布会上,徐雷没有直接回应销售预期。自2014年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公司改用订单量来展示双十一的业绩,这实际上反映了京东战略调整在数据发布方面的变化。
购物理念的转变
徐雷指出,价格已不再是衡量标准的核心。以往的双十一购物节,价格是刺激消费的主要手段,但如今消费者更趋于理性。在网络零售时代,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比如个性化推荐等。他们的购买决定不再仅考虑价格,还会考虑渠道服务、保障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经过多年的双十一购物,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智,不再被低价轻易吸引。同时,商家也认识到,仅仅依靠低价促销,不仅会减少利润,还可能损害品牌形象。
新的入驻商家
发布会上没有提到1号店,但山姆会员店和沃尔玛全球旗舰店将加入京东,共同参与双十一活动。同时,沃尔玛的跨境电商平台全球e购即将关闭,其业务将由京东旗舰店接手。此举将使京东商品种类更加丰富,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跨国品牌商品。
商家种类日益增多,京东的商品种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能够迎合各类消费者的需求。
无人配送车的亮相
京东在九月宣布无人配送车辆开始上路测试。尽管他们没有提供视频资料,但这项技术成果在双十一期间进行实战演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目前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但这一举措或许预示着电商物流配送领域的一场变革。
无人配送车辆一旦投入应用,将有助于减少人力开支,并提升配送速度。然而,它也遭遇了不少技术挑战,例如如何应对复杂的道路状况等问题。
最后,我想请教各位,在双十一购物时,你们更倾向于关注商品的质量还是价格?期待大家的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