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02536951.jpg

直播与营销在多平台颇受欢迎,众多品牌在美拍等平台上营销成效显著。然而,有人开始质疑直播与电商的结合是否仅为一种虚假的概念。这一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对商家、消费者乃至整个电商领域的发展趋势产生了实际影响。

直播营销受追捧

许多综合性直播网站将直播与销售结合看作关键的发展趋势。比如美拍,众多品牌争相投入资金进行推广。在美拍上,同一时段内可以有多家品牌同时进行直播宣传,通常集中在晚上八点到十点这一流量高峰时段。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参与美拍直播营销的品牌,其产品知名度平均提高了约30%。直播无疑有助于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对营销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此外,品牌还能根据直播观众的即时反应,调整营销策略,使活动更贴近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其覆盖面比传统营销更广。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有很多人会观看直播。尤其在年轻人群体中,观看直播的比例高达70%左右。这一现象让品牌有了接触更广大客户群的可能,从而有助于市场的拓展。

直播加电商为伪概念

有人觉得直播只是一种宣传手段,跟文字、图片并无二致,电商的商业属性并未因此发生改变。回想过去,我们并未听说文字搭配电商或图片搭配电商的独特说法。换句话说,这些都只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并非能改变电商本质的因素。现在,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持有这样的看法,他们觉得直播与电商的结合只是外界强加的一个概念,并未真正触及电商的核心。

根据实际数据,部分平台尝试结合直播和电商业务,但销售增长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以某些电商平台为例,它们设立了直播购物专区,然而该专区商品的销售增速在一段时间内仅达到5%,与平台整体销售增速相比并无明显区别,这似乎表明直播与电商的结合并未带来额外效益。

与传统电视购物比较

传统电视在电商领域表现不佳,不过直播与传统电视存在差异。直播能实现即时互动,这是传统电视无法做到的。在传统电视购物时,通常是主持人单方面介绍商品,观众只能被动聆听。但在直播中,观众可以向主播提问。以2019年知名主播李佳琦为例,他每场直播平均回答观众问题超过100个。

观众在观看直播时,也能通过弹幕与他人互动。这种互动性使得直播购物变得更加有趣。比如,在一场美妆直播中,女性观众们会通过弹幕分享她们使用化妆品的感受,这样的分享甚至可能影响其他观众的购买选择。然而,与传统的电视购物相比,直播购物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获取商品信息所需的时间成本相对较高。

直播成为娱乐化生活方式

网红和明星加入直播电商领域后,直播购物逐渐演变成一种娱乐化的生活模式。许多人观看直播购物,并非出于高效购物的需求,就如同我们逛街更多是闲逛,时间并非首要考虑因素。以2020年某些明星的直播带货为例,观众主要是想看明星,购物只是顺带之举。这种兼具娱乐性质的购物方式正逐渐被更多人接纳,并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

观察观众群体,女性占据了直播购物的主体,比例超过六成。其中不少人是被喜爱的明星或网红吸引,才加入直播购物的行列。由此可见,直播购物与娱乐的融合,对市场具有显著的吸引力。

电商平台的考量

电商平台看重直播,因为它能提高商品(服务)与消费者的互动速度,形成流量循环。比如,淘宝在2016年就推出了内容化和社区化策略,旨在吸引并保留用户。自从在淘宝上开展直播以来,一些店铺的流量转化率提高了大约15%。这一数据反映出电商平台对直播模式抱有很高的期望。

电商平台拥有独特的用户和商家资源,依托这一优势,发展直播电商能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比如,不少小商家通过直播找到了稳定的客户群体,消费者也能在直播中发掘到更多高品质的罕见商品。

技术难题待解

当前直播与电商领域遇到的主要挑战集中在技术层面。提升用户在直播过程中的购物感受,以及如何更顺畅地将直播与电商融合,是至关重要的。语音技术在这一点上扮演着关键角色,但主播讲解商品时直接弹出商品链接的功能尚难以实现。比如,在技术测试中,语音识别的精确度尚未达到80%的水平。

图像识别与直播融合存在挑战。尽管有创业团队在努力尝试,但要实现实时识别相当困难。即便这些技术暂时无法成熟,通过语音指令等方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直播购物的体验。例如,一些直播平台已经推出了语音搜索商品的功能,尽管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但已经显现出一定的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