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代言引风波
网络上的十亿多用户行为愈发难以预测。以京东双11邀请杨笠担任代言人为例,许多人突然涌到App Store给京东App评了低分。众多人因代言人而给产品差评,这种小气行为确实令人惊讶。代言人与购物消费并无直接关系,有人甚至对杨笠是谁都感到困惑,不明白广告代言为何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京东用户基本盘
京东的年度活跃用户数接近六亿,其Plus会员数量超过三千四百万。面对App Store中那高达五千八百六十八条的一星差评,这些给出低分的用户行为确实让人费解。庞大的用户基础构成了京东的根基,大多数用户是为了购物而来,个别用户的低评分并不会影响他们继续使用京东。
京东购物优势
顾客在选购数码3C产品或急需的大件家电时,第一时间会联想到京东。京东的物流速度极快,从购买、客服、旧物拆除、安装到售后服务,全程服务既方便又公开透明。相较之下,其他购物平台可能存在额外费用,而京东则不会有此类问题,这也是它吸引顾客的一大优势。
消费行为的理性
消费者在情绪和价值观上没有问题,但情绪不宜过于激烈。不能因为对杨笠有不同意见,就去给京东App差评。网购平台众多,京东、拼多多、淘宝等都能购物,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也加入了网购行列。用户网购主要是为了方便和实惠,没有必要因为代言人而生气地放弃京东。等到下次需要网购时,可能又会重新使用京东。
双11价格之惑
今年的双11促销活动从10月14日晚上8点便拉开了序幕,持续时间被延长,这反映出各大电商平台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然而,众多消费者表示,原本期待的双11优惠并未出现,购买时发现价格反而比平时更高,甚至提前放入购物车的商品也出现了涨价。这种情况不禁让人对双11是否还对消费者有意义产生疑问,原本期望的实惠似乎已经不复存在。
商家参与之考量
商家参加双11本是为了盈利,可如今,为了提升销量,投入了直通车等费用,结果可能收入没增加,利润却没提升。从这个角度看,商家参与双11的价值似乎变得可疑。他们既要确保销量,还得兼顾成本和利润,确实挺难的。
大家认为,代言人给App评分低和双11的低价促销陷阱,哪个问题更引人深思?欢迎在评论区发表看法。觉得文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和转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