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潜力巨大
索科洛夫总裁提到,目前各地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蕴藏着巨大的成长空间。预计到2025年,电商的成交量将增加大约40%。在俄罗斯,电商领域就像一座未被开采的金矿,商机无限,许多跨境商家都希望能从中分得一份利益。
近年来,俄罗斯电商领域发展迅猛。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的一年,俄罗斯本土的电商平台Ozon已开始吸引众多中国商家加入。至2022年,Ozon平台上中国商家数量已超过一万家。到了2024年年底,这一数字更是急剧增长,至少达到了十万。这一显著变化充分显示了市场对中国的商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中国商品优势
依据最新数据,到2023年,我国商品在俄罗斯的网络进口领域,销售额和订单量占比超过九成。这些商品以高性价比和多样化的特点,成功打开了俄罗斯市场。尤其是电子产品,深受俄罗斯消费者的喜爱。
众多商家在中国看到了这个良机,把众多高品质商品运往俄罗斯。在俄罗斯的网络购物平台上,各种中国商品丰富多样,满足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无论是日常用品还是潮流服饰,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市场无处不在。
消费模式转变
物价攀升导致俄罗斯民众的购买力减弱,外资企业的撤离不仅剥夺了就业岗位,还降低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在疫情初期封控期间,实体店铺纷纷歇业,消费者不得不转向网络购物。以往偏爱线下购物的人们,也逐渐适应了在线购物的模式。
俄罗斯媒体指出,不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开始涉足网购。由于超市陆续关闭,他们不得不学会使用电商平台。他们发现这些平台操作简便,商品种类丰富。这一转变让电商行业吸引了新的消费群体。
物流改善突破
2013年3月,速卖通举行了一次大规模促销,送出了十七万包裹。然而,俄罗斯邮政每天只能处理三万件,导致许多顾客的收货时间推迟到了半年之后。尽管遇到这样的困难,阿里巴巴和俄罗斯方面还是进行了积极的谈判和协调。现在,三年半过去了,俄罗斯前二十个城市里,有八成的顾客在十五天内就能收到从中国寄来的包裹。
物流的优化显著增强了中国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竞争力。物流速度的提高使得中国商品能迅速送达消费者,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
结算难题待解
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使得俄国的银行与国际金融系统之间的交易遭遇障碍,可用的直接结算银行和途径急剧减少。尽管像Ozon这样的平台努力寻找替代方案,但资金的结算过程依旧缓慢,而且所需时间显著延长。
商家们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拿电子产品为例,这曾是他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强项,但现在他们不得不寻找其他不受限制的商品。资金回笼变得缓慢,这不仅增加了商家的运营成本,还带来了额外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
众多中国商家争相进入,然而,俄罗斯的跨境网购市场相较于前两年已失去不少商机。俄罗斯政府调整了相关法规,将免税进口商品的限额从1000欧元降至200欧元,这无疑提高了跨境电商的准入难度。
商家们正遭遇国内库存过多的问题,代理商也可能面临风险。俄罗斯媒体和专家建议,要着力发展国内品牌,以取代外国商品。然而,这个目标在短时间内似乎难以达成。
俄罗斯电商领域前景广阔,不过也面临诸多挑战。我国商家在俄罗斯电商领域内,还有哪些未被充分挖掘的潜力?恳请大家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同时,也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