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占比惊人
大家对消费领域的大数据杀熟问题十分关注。据消费保平台的数据,众多用户对此表达了不满。这些问题涉及电商、在线旅游、出行和外卖等多个领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线旅游的投诉率高达49.5%,在所有行业中位居首位。数据显示,在线旅游行业受到大数据杀熟现象的严重影响,导致众多消费者在预订旅行时遭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数据显示,在线旅游平台在数据运用和价格设定上可能遇到不少难题。它们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提升盈利,然而这种做法却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重大伤害。
电商乱象丛生
电商平台常常面临“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以拼多多为例,消费者发现同一商品在不同手机上价格不一。在淘宝,使用“淘金币”进行抵扣时,新老用户之间可抵扣的金额差异显著,即便购买相同商品,老用户可使用的金币数量也相对较少。这表明,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对用户实施差异化的价格策略,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
在电商平台购物,初衷是想更方便且节省费用。但“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出现,让消费者感到被算计,这无疑影响了他们对电商平台的信任。
OTA平台陷信任危机
在在线旅游平台上,“大数据杀熟”问题尤为突出。比如去哪儿网,它曾引导用户购买,却在用户要求退还差价时拒绝。当用户计划购买从西双版纳到西安的机票时,平台只显示剩余5张票,这让消费者不得不匆忙下单。然而,仅仅两小时后,票价就下降了,而且剩余的票数也变多了。在飞猪上,类似的问题也出现了,同一时间购票,有的员工领到了优惠卷,然而很多消费者并未能享受到这一优惠。携程的老用户发现,同样产品在不同平台上的价格差异竟然高达1000元。他们尝试过投诉,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直到后来,平台悄悄降低了价格。
消费者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他们之所以会在在线旅游代理网站上预订行程,是因为对平台抱有信任。但遗憾的是,平台却利用大数据执行所谓的“杀熟”策略,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
出行与外卖亦难幸免
在出行和外卖行业,还有一种现象被称作“大数据杀熟”。美团跑腿会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来变动价格,这让一些用户觉得收费不公。而出行软件可能会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水平来制定价格。这种根据顾客的具体情况来调整价格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消费者原本期待便捷的出行和用餐体验,然而“大数据杀熟”现象却让他们付出了额外的费用,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此外,这一现象也让消费者感到这些服务平台在诚信方面有所欠缺。
消费者维权艰难
若平台现“杀熟”问题,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面临诸多难题。据消费保平台数据,多数消费者期望获得退款和赔偿,同时提升服务品质。然而,不少平台对此反应冷淡,处理时常拖延,且推卸责任,投诉处理周期亦较长。去哪儿网在投诉排行榜上位居首位,但其处理投诉的效率仅为38.96%。携程的处理效率为31.37%,而飞猪的处理效率更是低至3.95%。
消费者在遭遇“大数据杀熟”时,常觉得自身处于不利地位,想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却非常困难,只得默默忍受。这种情况使得平台变得更加大胆,进而形成了一个不良的循环。
呼吁商家自律
消费保研究院的专家强调,商家需加强自我约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借助大数据造成价格不公。在经营活动中,商家需重视公平交易,采用公开透明的定价方式,并且提高服务质量,以此来提升品牌形象和顾客的信任度。
商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还应当关注顾客的体验与反馈。唯有诚信经营,方能在市场竞争中稳固位置,并且构建起稳固的客户基础。
你是否有过遭遇所谓“数据偏差”的经历?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