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购物狂欢节,往昔全民共庆的购物狂欢,现在正悄然经历着转变。各种电商模式在双11展现各异的风采,消费者和商家各自有着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传统与兴趣电商差异

传统电商采用的是“人寻物”的模式,当消费者有购物需求时,便会登录平台进行搜索和购买。尤其在双11这样的促销活动中,许多人会借此机会大量囤积商品,如日常用品等。而兴趣电商则是一种“物寻人”的模式,消费者在未接触到产品之前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需求,但一旦刷到相关产品,就可能产生购买欲望。例如,在观看视频时,若看到了一些新奇的小东西,人们可能会立刻想要购买,而双11则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购买契机。

双11动机与价格

双11对消费者来说,主要是个购物驱动力。很多人觉得,双11是个不错的购物时机,因此销售量会有所提升。然而,双11的价格优势并不显著,许多商品在平时和双11的价格相差无几。有的消费者表示,以前双11的优惠力度相当大,但现在感觉优惠并不那么明显了。

大促周期变化

促销活动的时间持续增长。今年的双11从10月14号就已经启动,甚至有人戏言,明年或许会在10月1号就开始。如此一来,双11购物节的氛围可能会逐渐减弱,或许会演变成一个普通的节日。商家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然而消费者的兴趣和新鲜感却在逐渐减少。

新品类商家看法

音乐密码的创始人,作为新兴类别的商家,认为双11是一次将两个月销量压缩至一个月的机会。因此,他们在这一天需要精心规划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尽管活动持续时间较长,但销量集中,对于商家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主播雪宝的感受

雪宝加入旗下担任主播已有4年,她见证了从服饰类直播到全品类直播的转变。她注意到消费者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对产品的功能和细节更加重视。在购买衣物时,人们不仅关注价格,还非常看重面料和外观。同时,商家领域也出现了新动向,许多从未涉足直播的服饰行业新商家纷纷涌现。

消费者的消费模式

消费者已养成稳定的购物习惯。一些消费者在双11购物节时依然热衷于囤积商品,而另一些则对日常购物不甚关心。今年,部分消费者更倾向于日常囤货,不再将购买大宗商品的计划安排在双11。此外,一些消费者由于工作繁忙或去年囤积的商品尚未用完,对今年的双11并不感兴趣。尽管如此,延长的购物时间也让消费者有了更多时间进行提前规划,以减少冲动消费的可能性。

大家对双11购物节是否即将不复存在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