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曾被视为购物盛宴,消费者可以轻易地获得优惠。然而,现在人们普遍抱怨双11的优惠越来越难以获得,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规则复杂难捉摸
随着时间的流逝,双11的规则变得越来越繁琐。从2017年的直接降价,到2018年的满额减免券,再到2019年的提前支付尾款,现在的优惠活动种类繁多,不过每个活动的优惠力度都在逐渐减小。正如王夏所回忆的,以前的活动简单明了,而现在却需要费尽心思去凑合各种活动,总觉得优惠没捞够,这确实让人感到烦恼。
非电商优惠分流
电商平台的规定繁多,而此时非电商平台却开始积极行动。许多实体店在520、中秋、国庆等节日推出了高达五折的优惠活动,同时还赠送积分、提供免费护理等服务。以美妆产品为例,在免税店或商场直邮APP上,有些产品的价格甚至比知名主播的直播间还要低,而且赠送的礼品也更加丰富;电子产品在实体店的价格有时甚至低于双11店铺的预售价格,这使得消费者自然而然地被吸引过去。
消费者思维转变
许多人以往都以为淘宝双11的活动是全年最优惠的,但如今“日常优惠同样划算”的观念越来越流行。比如嘉琪就长期活跃在“薅羊毛”的群组中,对双11期间某些商家的促销手段已见怪不怪;徐悦目睹了双11规则的变化,也不再过分关注那些繁琐规则下的小额优惠,大家普遍变得更加理智。
国外品牌折扣叠加
在黑色星期五和双11的满减促销活动中,国外设计品牌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惠,使得消费者能够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商品。这样的优惠使得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购物选择,不再仅仅关注国内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从而拓宽了他们的购物途径。
直播间成新宠
现在购物节的抢购策略有所调整,主播直播间的促销力度超过了双11期间的线上店铺直播,甚至超过了店铺自身的降价活动。在近两年里,通过小红书对比直播间商品的历史成交价,发现双11期间部分商品确实有优惠,但整体价格变动并不显著。
按需购物成趋势
消费者以前常在直播间里冲动购物,现在则根据直播预告合理安排购物时间。直播间的优惠一旦满足需求,他们通常就不会再到线上店铺大量囤货了,店铺里的商品更多是用来凑单享受满减优惠。以王夏为例,她现在会根据实际需要购买,比如购买全家人的体检套餐、旅游套餐等,这些在直播间的价格比平时在特定类别的平台上要优惠得多。
双11抢购热潮让人既喜爱又感到烦恼,在双11购物狂欢日,你还会积极地去抢购优惠商品吗?你认为现在的双11购物节是否依然充满期待?若觉得本文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并转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