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活动开始后,优惠幅度和交易总额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淘宝推出了多项满减优惠,虽然促进了购买,但也引发了退货率偏高的情况,因此对双11期间的销售数据是否真实产生了疑问。
满减诱惑下的凑单热潮
双11活动里,淘宝网的跨店铺优惠和88VIP的高额减免,非常能吸引购物者注意。现在跨店铺满三百减五十这种活动很普遍,因此凑单现象越来越常见。购物者为了获得优惠,不得不在网店里费心找商品,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例如,很多人不再只选自己确实要的东西,而是随便买几样价格不太贵的,等享受了满减优惠之后再退掉。
88VIP大额券的“坑”
今年双十一期间,淘天平台在常规的跨店折扣之外,特别为88VIP会员提供了满3000减240元和满7000减560元的高额优惠券,并且这些优惠券还可以叠加使用。这样的促销活动虽然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却让凑单变得更加困难。以淘宝官方旗舰店为例,拉夫劳伦品牌的产品价格普遍超过一千元,而且这些商品只能使用88VIP会员的优惠券购买,因此它们成为了许多消费者用来凑足满减条件的首选目标,在小红书上甚至被称作是“凑单利器”。
“凑单重灾区”品牌
拉夫劳伦并非唯一遭遇凑单问题的品牌,现在小额满减的情况更加普遍,像优衣库这种货物充足且回收退货便捷的品牌,就成了人们凑小额订单的首选,消费者为了达到满减条件,会大量买入商品,随后又集中退货,给这些品牌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
平台规则下的必然趋势
现在很多人习惯先凑够金额再退钱,这是平台优惠制度固定化的必然现象。淘天88VIP发放高额消费券,更加剧了这种倾向。在双11这个电商平台竞争白热化的时期,为了增加销售额,各家平台都搞出各种活动,导致凑单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对商家的“背刺”
平台上的商品供应主要依靠商家提供,各个平台在价格竞争上互有胜负,维持商家的稳定是促进顾客消费的基础条件。然而,通过加价凑单来达到优惠的目的,形成了不良的循环,这与平台支持商家的政策方向不一致,极有可能造成一些商家选择离开。虽然商家在双十一活动期间的商品销量表面上有所增加,但过高的退货现象却使得他们的实际利润受到了影响。
数据背后的隐忧
凑单优惠确实有好处,顾客能以更低价格购买商品,购买行为变多,店铺销售额提高,平台交易总额也跟着增长。不过,很多退款情况被隐藏起来,导致数据不够真实。平台大量发放高额消费券来吸引会员,反而让账面上的销售额和实际消费金额的差别变大。如果为了保持增长继续用更大手笔的消费券刺激,那么高额满减活动也许会经常出现。
各位认为网络购物平台怎样处理优惠办法与经营者的好处,可以在留言区谈谈看法,同时记得给文章点个赞,再转发给其他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