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小红书旗下的绿洲平台宣布停止服务,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面对电商领域的激烈竞争,小红书做出这样的决定,其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我们可以逐一分析,试图找出其中的真实原因。

小绿洲停运原因

2023年10月1日,小绿洲结束了商品销售,到了10月31日,店铺彻底关闭。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崔丽丽指出,小绿洲的商品种类不多,而且这些种类应用范围很窄。此外,商品与宣传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缺少独特性。以小绿洲主营的户外运动产品为例,在款式和种类上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因此,用户的选择空间有限,吸引力不够,难以实现持续增长。

及时止损策略

业内专家认为,暂停小绿洲的运营是明智之举,此举有助于把宝贵资源聚焦于小红书电商的核心竞争领域。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人力和物资资源显得格外宝贵。小绿洲的表现未能如预期,若继续投入未见成效,转而将资源投向更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无疑对增强整个电商平台的竞争力大有帮助。

种草经济影响

众多互联网公司对种草风潮表现出极大兴趣,然而这并未对小红书造成威胁。2020年上半年,超过六成的用户在安排旅行时,更愿意选择小红书。比如,在规划旅行时,用户会在这里查找旅行指南、选择住宿等。小红书依靠众多用户提供的真实分享内容,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其他平台难以模仿这种信任。

电商关键角色

柯南作为小红书的首席运营官,指出在电商行业,买手和主理人的作用极其关键。过去一年半,买手和主理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增长了27倍。同时,销售商家数量也有显著提升,增长了10倍。而购买用户数量更是成倍增长,达到了12倍。他们起着连接商品和用户的关键作用,许多用户的首次购买体验都是通过他们实现的。一些采购人员通过推介特别的美妆产品,成功吸引了大量粉丝,让他们纷纷决定购买。

运营方向转变

小绿洲刚开始主要卖户外装备,因为露营很火,平台上相关内容也多了。可是今年,露营不那么受欢迎了,大家更喜欢在城市里散步。市场变化快,小绿洲没来得及改变销售策略。这告诉我们,网上商店得跟着市场走,随时调整经营办法。

电商整合调整

今年,小红书对电商平台进行了调整。三月时,直播业务独立成为一个部门。到了八月,电商和直播业务合并成了交易部。小红书实行买手制电商模式,为买手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舞台。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体,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和销售机遇。崔丽丽表示,买手带货的效果取决于实际操作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此外,平台得推出更多创新内容,这样才能提升用户的忠诚度。

小红书在电商界有其长处和面临的问题。那么,您觉得小红书在电商方面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