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数量激增

在过去两年里,我国酒店市场新开业数量急剧上升,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记录。众多新酒店的加入,使得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变得更加饱和。许多投资者对酒店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纷纷投身其中,然而这也导致了供给量迅速超过了需求增长的速度,给酒店的运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众多新酒店如同春雨后冒出的竹笋一般迅速涌现,特别是在众多热门旅游城市和繁华商业区。以某二线城市为例,去年新开酒店的数量较前一年增长了30%,这使得市场迅速达到饱和状态,酒店之间为了争夺客源,竞争愈发激烈。

商旅需求不稳

酒店业业绩的构成中,商旅需求的不确定性扮演了重要角色。具体到人群分布,主要是23至40岁的制造业、金融业和建筑业从业者,他们的年收入介于10万至30万元之间,构成了商旅出行的主要群体。在酒店企业的收入构成中,商旅出行的比例大约是60%,而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这一比例还要更高。

2024年,我国商旅出行的需求令人担忧,这一点从A股上市公司的商旅费用支出中可以明显看出。此外,自2023年起,酒店价格的波动也反映出国内商旅市场的复苏速度远不及休闲旅游。众多出差人员为了节省开支,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住宿,这一现象进一步压缩了酒店的盈利空间。

高星酒店失宠

2024年,酒店行业的供给格局发生了调整,那些星级较高的酒店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根据亚洲旅宿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今年前七个月,全国共有342家高端酒店进行了拍卖,其中高达85%的拍卖结果为流拍。这一现象充分暴露了高星酒店在经营上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消费端来看,传统热门目的地的人气不足,比如三亚、云南等地,高端和中高端酒店的房价普遍低迷,暑期甚至出现了客房空置的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房价降幅明显。消费者现在更偏好性价比较高的住宿,而对于高星级酒店的吸引力已经明显减弱。

OTA平台“吸血”

一些消费者和商家觉得,2024年酒店业的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OTA平台的过度抽取。尽管2024年酒店企业得益于旅游市场的复苏,整体收入有所提升,但利润却未能同步增长,形成了收入增加而利润未增的局面。

公开资料表明,2023年,携程、同程等在线旅游代理平台的佣金比率较高,国内这类平台的整体佣金比率大约是国际平台的1/3,有的甚至更少。这样的高佣金率严重削弱了酒店的盈利空间,使得酒店的经营压力显著增加。

小城旅游潜力

国庆假期首四日,锦江酒店(中国区)在众多三线及以下城市实现了满员入住。众多酒店集团的经营数据揭示了小城旅游的显著潜力。伴随着低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县域旅游需求的上升,小城已然成为酒店业的新竞争焦点。

前往县城争夺商机,低线城市的连锁化发展正成为酒店业成长的新引擎。众多连锁酒店品牌已着手在低线城市进行战略布局,寄望于把握这一良机,拓展新的市场版图,并借此提高自身的经营业绩。

中高端升级趋势

奥维云网提到,我国连锁酒店大约在2015年起步,其产品生命周期大约在8到10年,所以到2024年,酒店的第一轮改造和升级周期已经开始了。从长远来看,中高端酒店的升级仍然是酒店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关机构预计,到2025年,我国中高收入人群的比例将从2021年的39%上升至54%。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行业升级的空间将得到拓展,为中高端酒店业提供了丰富的成长机会。面对这一发展态势,酒店企业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和改造。

酒店业目前面临新开业数量过多、商旅需求波动等挑战,同时也要把握小城旅游发展以及中高端市场升级的良机。面对这些困境,酒店业应如何找到突破口?欢迎各位留言交流,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