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本应是购物者期待优惠的日子,不过今年天猫的预售活动却让一些购买者觉得受到了损害,提前下单的定价比即时购买还要贵,这种现象确实令人不快。
预售乱象初现
十月十四日的晚上八点开始,到十月二十一日的下午六点结束,是天猫“双十一”预售定金缴纳的时段。很多消费者,比如广东的小林,都积极参与其中,小林在预售活动一开始就买了猫粮、护肤品等物品。但是十月二十二日补齐尾款之后,她发现直接购买更加经济实惠,以猫粮为例,通过预售实际支付三百二十一块四毛一,而直接购买只需要三百零八元三毛一。
社交平台吐槽多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天猫首次预售定金支付阶段结束后,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反映,直接购买商品的价格比预售时便宜。比如,有消费者买鞋子,预售期间的总金额是1000元,但直接购买只要895元,所以只能选择取消订单。很多人因此感到不高兴,当初付定金是为了节省费用,结果反而被欺骗了。
价格涨幅惹众怒
商品提前购买后的价格多数时候只上调了一元到一百五十元那么多,这让消费者很不满意。很多人怀疑平台是为了让“双十一”期间的销售数据更好看,特意把预购价格调高,再让购买者退货重新购买,感觉是愚弄顾客一样对待。
价保申请遇阻碍
不少顾客反映,他们提前订购的商品有价格保障措施,但在要求退还价格差异时,商家方面不予配合。有顾客展示了商品价格差异的截图,不过工作人员以满减活动不包含在内为由,声称系统上并未显示价格不一致,因而拒绝退款。虽然顾客的立场是正确的,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却十分困难。
大量退定金情况
10月21日晚上八点钟,一般都会是结清尾款的时刻,然而那天却有许多人申请退还预付的款项。在网络上,涌现出许多讨论如何退款的攻略,大家纷纷交流心得,这说明参与这次预购的顾客相当不高兴。
平台回应引思考
十月二十七日,澎湃网发布了有关与天猫平台沟通的消息,平台方面通知用户需要把商品退回再重新购买一次。这种做法只是事后补救的方案,用户之前投入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责任该由谁承担?商家采取这种做法,会不会掩盖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各位觉得阿里巴巴平台这次双十一直播的预售活动可以怎么优化呢?希望大家能点赞,分享这篇文章,一起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