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美妆行业,营收数据的起伏波动,牵动着众多消费者和从业者的心弦。以4月为例,化妆品整体销售额出现下滑,尽管5月正值节假日和电商促销活动提前启动,这一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感到忧虑的问题。

一综合电商与直播电商对比

天猫618_天猫618消费券在哪里领取_天猫618有什么优惠

综合电商长期占据电商市场的重要地位。然而,直播电商正逐渐崭露头角。抖音、快手、点淘等直播电商平台,尽管规模与综合电商相比尚小。但今年618期间,它们的销售额累计达到了2068亿元,这一数字充分展现了直播电商的增长潜力。此外,直播电商的即时互动特性使其在产品推广和销售方面更具优势。在直播过程中,主播可现场试用化妆品,消费者能直观地感受产品效果,这种销售方式颇受欢迎。

观察市场份额,尽管综合电商目前占据较大份额,但直播电商正持续扩大。这引发了一个疑问:综合电商是否会失去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国货护肤品牌的崛起

国货护肤品牌在618活动中表现抢眼。珀莱雅在天猫平台的护肤品类销售额成功突破10亿大关,同比增长超过30.7%。2023年,其营收更是接近90亿,崭露头角,成为行业新秀。可复美在促销期间销售额几乎翻了两番,达到了4.88亿。这些国货品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多年来对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持续投入。珀莱雅不断研发适合各种肤质和需求的产品,而可复美则专注于皮肤修复类产品的研发。

大家看到了国货品牌的实力,但国际化的道路尚且漫长。特别在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上,国货品牌还需不断努力,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三国际品牌的表现变化

国际知名品牌在618购物节期间遭遇了双重结果。欧莱雅和雅诗兰黛的销售额出现了下降,反观海蓝之谜却实现了增长。赫莲娜虽然推出了不少优惠,但销售额同样出现了下滑。看来,国际品牌或许需要对中国市场的策略进行重新审视。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面临挑战。

欧莱雅集团的财报中特别提到了修丽可所在部门业绩的上升,这让人不禁思考,是应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这些业绩看涨的部门,还是继续支持那些热门品牌以提升销量?

四日系品牌的情况

日系品牌在618期间表现不佳。资生堂等品牌退出了促销竞争,而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也对品牌形象造成了损害。唯有CPB肌肤之钥品牌保持在了第十名,并且销售额有所增长。这一现象反映出消费者对日系品牌安全性的疑虑。在许多线下日妆专柜,曾经热闹非凡,如今却显得异常冷清。

日系品牌该如何重振旗鼓?这是个摆在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抖音渠道的重视

抖音是众多品牌关注的传播途径。韩束在抖音平台上大力投入,其护肤产品在榜单上占据领先地位,并且通过抖音平台进行产品测试,收集市场反馈。花西子则在抖音彩妆类别中夺得榜首。抖音的用户群体庞大,而且平台算法能够精确锁定潜在客户。

对于规模较小的美妆品牌,如何巧妙运用抖音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六品牌霸榜策略

珀莱雅和韩束虽然曾短暂登顶,但国际品牌的矩阵式布局显然更具长远性。国际品牌拥有众多子品牌,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国货品牌若想效仿,是否应该着手多元化布局,既涵盖高端品牌也涵盖低端品牌,以完善自己的品牌矩阵?这无疑成为国货品牌需要深思的问题:是继续专注于单一品牌以扩大影响力,还是转向构建多品牌矩阵?

朋友们,看完对美妆市场的这些分析,你们对国货与国际品牌的发展方向有何看法?期待大家的点赞、评论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