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一家知名的在线旅游网站,却因价格控制问题引发了广泛争议。系统自动调整价格、业务经理私下修改价格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一切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自动跟价乱象
携程的“调价助手”在旅游预订界颇受关注。这个功能一旦发现酒店价格高于其他平台,便会立刻自动降价或推出促销活动。这让不少酒店商家感到困扰,原本在旺季可以提升价格以增加收益,却被这个助手打乱了原有的计划。用户表示,即使关闭了这个助手,系统调价依然频繁,这对酒店的自主定价权造成了严重影响。
操控这一切的,除了系统,还有业务经理。业务经理的考核指标中,有要求关注商家的携程结算价格。因此,为了达成目标,很多业务经理想出了各种方法。有的经理为了使酒店价格更低,甚至冒用虚假代理身份,在竞争对手平台上低价挂出酒店,让“调价助手”进行操作。这些做法显然不够光明磊落。
行业投诉不断
现在在黑猫投诉上输入“携程调价”等关键词,依然能发现大量相关投诉。这说明携程在价格调整上存在操控问题,这并非少数,而是许多商家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无论是小型酒店还是民宿,都有不少商家因此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社交媒体上,“如何关闭携程的调价助手”成为热议焦点,还催生了相关攻略,更有借此进行知识付费的现象。这反映出众多商家渴望摆脱携程自动调价的影响,因而引发了如此高的关注度。
业务经理干预
业务经理在携程的价格体系中地位独特。当携程的酒店价格高于其他平台时,系统后台会发出警报。这时,他们会亲自调整价格。为了达成业绩目标,他们不遗余力地运用各种策略。
国庆节期间,有些酒店客房价格节节攀升,从起初的几百元飙升至60元。这主要是因为业务经理一心想要实现所谓的“全网最低价”,完全忽视了商家的利益。这种一味追求低价的做法,严重扰乱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让许多商家叫苦不迭。
偶然溢价谜团
令人惊讶的是,携程并不仅仅追求低价策略,有时甚至会将酒店价格提升。以2023年国庆为例,丽江某民宿老板透露,原本每日680元的客房价格,携程系统却未察觉,擅自将其调整至2780元,即便是国庆特价也高达2502元。
商家自查发现,携程有时会调整房价,而且涨幅不等。然而,商家对此感到困惑。实际上,这种现象或许与携程的盈利策略有关,有时提高价格可以让他们获得更高的额外利润。
盈利模式猫腻
携程采用的是佣金和基础价两种收费方式。目前观察,携程似乎更倾向于商家选择基础价模式,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携程的操作余地更为宽广。
当需求超过供应,或是用户行为触发算法,携程会提升价格,并在交易完成后获取全部额外利润。这让它看上去不再只是中介,更像是在商家不知情的情况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操控者。不少商家对签订底价模式感到懊悔,觉得自己像是被携程牵着鼻子走。
监管整治前景
罗文局长指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对“全网最低价”的恶性竞争、大数据歧视、算法不透明以及收费不透明等问题进行规则上的重新构建和整治。这对那些长期受价格操控之苦的商家来说,无疑是一线希望。至于携程等平台的价格操控行为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关键在于监管措施的实际执行效果。
大家对携程这类价格操纵的问题,是否相信在监管之下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期待大家的点赞、转发,并欢迎留下您的看法进行交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