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小红书用户察觉到,该平台后台持续搜集他们的地理位置和个人资料,三天内最多可搜集1.7万次。即便在深夜,用户未使用平台,数据搜集活动也未停止。这无疑给用户的隐私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惊人数据曝光
浏览小红书隐私设置的用户们发现公开数据颇为惊人。小V用户透露,仅一个月时间,小红书应用访问量就飙升到9.2万次,这个数字远超位居第二的微信,微信访问量仅为911次。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地址访问尤为频繁,仅在3月25日,访问量就猛增至2148次。杏儿的访问量同样十分显著,短短30天里接近五万次。其中,定位访问量更是高达四万六千次。这一数据明显超过了其他应用,让人感到非常惊讶。
不间断的高频操作
小红书虽不常被她打开,但访问频率依旧很高。杏儿的记录表明,3月25日18点19分这一分钟内,她多次查看设备各项功能,包括音视频、照片和剪贴板等。这情景宛如在休息时,总有一双眼睛在暗中关注着你的东西,怎能不让人感到心慌。
过往吐槽不断
2024年7月之前,社交媒体上关于“小红书持续搜集用户位置信息”的疑问声不断,相关讨论帖文数量已超过七万篇。iOS用户表示,即便他们并未使用该应用,后台运行时刘海区域的蓝色定位图标依旧频繁闪烁,这表明即便不在使用,应用仍在获取位置信息。这种现象显然并非偶然,而是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用户应对措施
小V在察觉到异常情况后,迅速对小红书的访问权限进行了修改,将直接访问权限变更为需经过授权询问。到了3月26日,访问量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这表明,用户在隐私问题面前,通过调整个人设置,能够对隐私保护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然而,这也暴露了之前权限设置可能存在的缺陷。
客服回应争议
记者向小红书客服咨询,客服回应称,用户若开启了特定权限,遇到此类问题属常见,同时承诺平台不会泄露用户隐私。但小V透露,她从未使用过所谓的“附近”功能,即便杏儿拒绝分享位置发帖,她的位置信息还是被频繁查看。客服的解释并没有打消用户的疑虑。
隐私安全思考
小红书作为热门的社交平台,其持续搜集用户信息的做法,让许多人开始关注隐私安全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监管部门是不是应该加强对社交平台信息搜集的监管力度?保护用户隐私,不能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
在使用小红书时,大家是否曾遇到相似困扰?若有过,欢迎在评论区讲述你的故事。同时,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