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但飞猪不幸陷入了“大数据杀熟”的风波,引来消费者的不少不满。对此,我们不妨深入分析,飞猪究竟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杀熟”投诉现状
目前,针对“飞猪杀熟”的举报累计达到了367宗。这些问题覆盖范围很广,比如机票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同一航班不同乘客票价差异显著、频繁刷新价格就导致价格上涨等现象。以消费者小C和他的朋友为例,他们预订同一趟往返机票的时间仅相差五分钟,享受的优惠也差不多,但票价却相差了近300元,这确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客服自相矛盾
消费者对飞猪的杀熟行为提出了疑问,客服的回答让人感到矛盾。一开始,他们告诉小A,优惠力度与用户实际支付金额是相关的。但随后,他们又表示,内部调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建议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来决定是否购买。这种说法的反复无常,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同时也对平台产生了不信任感。
价格乱象凸显
消费者指出,飞猪的价格问题非常明显。有用户说,在连续三次准备付款时,价格都出现了上涨,甚至有人的机票价格从2300元涨到了4000元。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一位消费者讲述了1月12日在飞猪购买昆明到北京机票的遭遇,这一案例凸显了价格的不规律波动和难以预测。
过往杀熟点名
2022年3月,北京市消协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飞猪平台上,新老用户在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时,所支付的实际价格存在差异。飞猪客服当时回应说,机票价格会根据销售状况实时调整,并非平台单方面决定,并指出不同会员等级可以享受不同的优惠,不存在同一等级会员间的价格差距。但消费者的实际感受却暴露了这种说法的不准确性。
隐性收费乱象
消费者反映,在飞猪APP买机票时,常遇到被强制搭配销售“延误礼包”的问题。有用户在预订机票时发现,平台并未在明显位置详细列出所有费用,导致支付时额外产生费用。即便选择了无增值服务,支付时仍出现额外费用,让人感觉很不合理。
“杀熟”判定争议
詹军豪指出,在飞猪平台上,消费者体验到的价格差异明显且不够透明,这让人不禁想到“价格歧视”的可能。不同时间或不同账号的用户看到的价格往往不同,且变动幅度很大,这显然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初步可以判定为价格歧视。但平台方面却坚持认为这种价格差异是随机优惠造成的,不是价格歧视。
飞猪的定价杂乱无章,客服的处理手法也让人难以置信其“无杀熟”的声明。在飞猪平台上,你是否遭遇过“杀熟”或额外收费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遭遇。同时,也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让更多人知晓飞猪存在的这些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