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市场潜力大

索科洛夫总裁提到,目前各地区的电商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潜力相当大。据预测,到2025年,电商交易额将增长大约40%。随着经济的提升和互联网的普及,俄罗斯人的购物方式正在转变,电商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众多电商企业正在积极进行市场规划。

俄罗斯地域宽广,但线下零售业面临瓶颈。电商行业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电商平台正好迎合了这一趋势,为市场增长提供了动力。

Ozon提前布局获利

俄乌冲突发生前一年,俄罗斯本土的电商平台Ozon便开始招募中国商家。到了2022年,该平台上中国商家的数量已突破一万家。预计到2024年年底,签约的中国卖家数量将不少于十万。与此同时,德国电商巨头奥托集团选择退出市场,阿里巴巴的速卖通也缩小了业务规模,Ozon则借此机会抢占了市场优势。

先前,某电商巨头在俄罗斯市场独占鳌头,其访问量远超Ozon的五倍。但自俄乌冲突爆发后,借助中国跨境商家的助力,Ozon开始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凭借早先的战略部署,Ozon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成功在俄罗斯电商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电商市场的培育

早年,我国电商在俄罗斯市场建立了稳固的基础。2013年3月,速卖通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促销活动,结果产生了17万个包裹。但俄罗斯邮政的日处理能力仅3万个,使得众多用户收货时间推迟了半年。经过协商,三年半后,俄罗斯前20个城市的80%用户在15天内便可收到来自中国的包裹,此举极大地促进了电商的进步。

疫情加速了俄电商的快速发展。起初,城市封锁,众多实体店歇业两月,消费者纷纷涌向网络购物平台。连60岁以上的老人也开始尝试网购,他们发现网上购物既便捷又能挑选到众多商品,这极大地推动了电商在大众中的普及。

中国卖家的风险

在俄罗斯,中国商家生意做得很好,赚了不少钱,不过也面临不少风险。俄罗斯对某些商品有管控,尤其是电子产品,这正是中国商家擅长的领域。要是想在俄罗斯开疆拓土,商家得找到不受限制的商品种类,不然可能会损失惨重。

众多商家涌入俄罗斯市场,导致跨境电商的良机变得稀少。自去年四月起,俄罗斯对进口商品实施了新的免税政策,将免税额度从1000欧元降至200欧元。这一调整导致成本增加,对商家的利润产生了影响,给许多商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本土店的风险

国内商家常在俄仓库先行备货,订单一旦确定,便从那里进行配送。但若委托俄方中介,中介携款逃跑的可能性便不容忽视。这导致许多商家对资金安全产生担忧,因此在业务扩展上变得更为谨慎。

俄罗斯部分媒体和专家主张,发展本土品牌以替代外国商品。虽然这样的做法不会立刻见效,但从长远来看,无疑给我国商家带来了挑战。此举将加剧市场竞争,从而可能减少我国商家在市场中的占比。

电商市场新趋势

《生意人报》的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的网购支出较上年增加了大约25%。在此增长中,中小城市贡献了网购订单的76%。随着这些城市电商需求的增加,它们正逐渐成为电商行业的新兴增长点。

市场持续发展,俄罗斯的电子商务领域将呈现更多元化、地域化的特点。这些电商平台或许会引进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并且提升物流配送效率,进而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您认为我国电商在俄罗斯市场面临的风险该如何应对?恳请大家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