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_1688阿里巴巴_西丰1688

转型迫切缘由

1688照抄其他电商平台C端玩法一年多后,转型动作变得频繁,显示出强烈的转型意愿,这是由于B2B模式使它在流量和营销方面不占优势,致使很多有创新能力的商家不得不另寻出路,像那些渴望进行产品创新的产业带商家,就不太看好1688 。

从产业带目前的状况来看,当下产业带在进行升级,商家对于创新的需求大幅增加。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够让自己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平台。比如在小红书以及抖音,商家能够寻觅跟品的机会,还能捕捉消费趋势,这两个平台成为了他们新品创意的重要源头。

商家选择倾向

某产业带工厂长期为头部体育品牌代工,并且有自己的品牌,然而他们在1688上的成交价格比拼多多、京喜、淘工厂都要高,该工厂负责人称,1688的订单量少,而其他平台的模式更有助于降低成本,拼多多、抖音等平台的订单量是1688的十几倍,成本能够得到很好的摊销。

由此可以看出,许多商家由于成本和销量等因素,将业务重心进行了偏移,他们会优先挑选流量大且能降低成本的平台,而不会选择1688,要是平台不做出改变,就很难留住有发展需求的商家。

1688_西丰1688_1688阿里巴巴

流量加权变革

1688在以往店铺认证的基础上,引入了类似淘宝的流量加权机制,这是它经营方面的重大转变。以前,平台上的商家大多是供应链和贸易公司,主要从事批发业务,经营方式较为单一。

这种变革是在探索新方向,然而却面临着问题。商家因为经营成本的缘故,没办法保证1688平台的供给在性价比方面超过友商,这就致使用户缺少留下的理由,进而让流量提升计划面临挑战。

选品中心举措

为了提高小B商家挑选商品的效率,1688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在线上和线下都开设了选品中心,大力推广“品牌平替”的SKU,这种做法的逻辑和拼多多的“跟品”贸易商很相似。这样做虽然增加了商品的选择,但是过于依靠“跟品”策略,缺少创新。

部分商家能够适应变化,凭借这种适应进入柔性生产,从而告别传统批发生意。不过,整体上这种做法是不是能够持久,还需要市场进行长期检验,未来的发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造品”业务尝试

1688推出了“源选”业务,这是“造品”的一次重要尝试,它在贴牌的基础上增加了“孵化”环节,其核心在于“品”而非“牌”,该业务推出时强调低价,比如价格仅为大牌的三分之一 。

这是平台的一种行动,该行动跳出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其目的是通过与供应链联手来推出爆品。然而,想要打造出具备竞争力以及影响力的商品,“源选”业务在品质方面需要不断打磨完善,在市场定位等方面同样需要不断打磨完善。

未来发展挑战

电商的整体趋势是为商家减轻负担,然而,1688的经营环境却变得越来越复杂,商家的体验并不好,这成为了它发展的阻碍,所以需要调整策略来加以改善。

小B商家在有了一定单量之后,很有可能会绕开平台,直接与“厂店”对接供应链,这对于1688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平台需要思考怎样去增强对商家的吸引力,还要思考怎样去增强对用户的吸引力,以及怎样去增强对商家和用户的粘性 。

西丰1688_1688_1688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