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外卖行业,美团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中问题不少。京东选择进入这个领域,是否能够引发改变,确实引人关注。
美团乱象丛生
美团成为外卖市场主要玩家后,一系列状况随之出现。配送人员的工作条件艰苦,获得的报酬缺乏稳定性,他们的正当权益经常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平台收取的佣金比例偏高,导致商家承受巨大负担,许多店铺的盈利空间十分有限,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此外,美团对商家的资质审核不够严格,食材品质和卫生条件等方面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顾客的用餐感受。
京东入局野心
刘强东举办的一次普通聚餐,其实隐藏着京东外卖的发展目标。他借助自身知名形象聚集关注度,用优厚待遇招募优秀员工,借助理念宣传改变行业格局。比如刘强东亲自送餐,把京东塑造成“快递员利益维护者”,以此和美团产生区别。
对标美团模式
京东参照美团依靠算法提升效率的做法,突出了自身的长处。统计表明,2024年美团外卖配送员每月份的离开比例超过十五分之一,与此同时,京东物流的员工每年自愿离开的比例小于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四十。京东利用它拥有的 1300 座仓库、20 万名自营送货车员以及达达平台上的 130 万名快递员,运用“集中揽件后配送”的作业方式,声称能够将配送费用减少 12% 到 30%,在送货速度和费用管理方面都表现出优势。
品质外卖策略
京东从优质外卖开始进入行业,携手山姆、七鲜等大型精品超市,宣传“家人食用无担忧”的理念。此外,计划借助 PLUS 会员与外卖折扣的配合,实现“网络购物+即时服务”的整合。当网络销售增长放缓时,外卖服务能提升客户使用频率,为金融服务和云数据业务带来潜在客户,同时利用即时销售改善产品配送流程。
面临挑战难题
然而,京东也遭遇困境。倘若监管加强,像美团那样运用众包模式的公司会承受费用负担,不过京东能否借此获得政策便利尚不明确。此外,存在文化差异问题,北方公司推崇的“兄弟文化”与南方互联网追求的“效率至上”存在区别,或许会导致京东外卖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难以适应。同时,美团已经让用户形成了固定偏好,京东即便动用百亿资金来改变用户习惯,也并非易事,抖音外卖的挫折就证明了这一点。
狙击行业未来
刘强东的“外卖行动”是一次很有目的性的行业攻击。他借助创始人个人形象引发社会关注,用优厚的待遇条件削弱竞争对手的抵抗能力,又以符合规定为理由促使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如果真能实现,京东就能构建起完整的服务网络,变成美团最强劲的竞争者。
你猜京东外卖能否在这场竞争里胜出?欢迎到评论区发表你的意见,记得给这篇文章点赞转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