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 11 的战场是格外拥挤的,电商平台不但得去争夺消费者的购物车,而且还需要应对本地生活服务的跨界突袭。
电商混战提前打响
抖音电商于 9 月 8 日启动双 11 招商,此行动比去年提前了一整个月, 快手电商紧跟步伐,于 10 月 7 日开启预售,各大平台纷纷拉长促销周期,试图争取抢占先机,这场持续将近两个月的购物节,正在对商家的备货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耐心进行考验。
电商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淘天、拼多多、京东、抖音四大平台,2024年GMV总计超20万亿元,其中淘天占四成份额,不过面临后来者猛烈追击,各平台借提前布局、延长促销期等争夺市场,这场持久战对商家运营能力提更高要求。
平台战略各显神通
今年抖音电商双 11 的重点为提升货架电商占比,其目标是达成内容电商与货架电商五五开,这表明平台会促使用户从单纯观看短视频转变为主动搜索购物,若目标得以达成,就如同再造一个抖音电商,进而形成内容引流以及货架转化的双驱动模式。
百亿补贴基础之上,拼多多新增了针对商家的百亿减免活动,京东直接拿出真金白银予以补贴,快手和唯品会等平台也加入了战局,各平台凭借不同形式的补贴政策企图在价格战里占据优势,这给商家带去了更多选择空间。
流量争夺陷入内耗
电商平台面临流量分配方面的难题,本地生活做的业务跟电商业务正处在争夺同一批用户注意力的状况,本地生活流量的变现效率一般比电商要低,以此致使平台在资源分配时展现出左右互博的情况,特别是当处于双11期间的时候,怎样去平衡两大业务的流量投入成为关键问题。
那些来自淘天集团的流量,主要是源于外部采买,还有高德、支付宝等生态伙伴所提供的,这和抖音的自然流量,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所有的外部流量部分,都是要将投入产出比进行计算的,在双11期间,更是绝对不会把以高价方式去采购的流量,引导至盈利模式还没有明确的外卖业务那里。这样的流量成本压力,对平台的业务拓展,起着制约的作用。
价格战持续升级
今年618起淘宝推行常态化价格补贴,把服饰、美妆等核心品类价格降到去年同期85折水准,持续的价格策略带动平台整体销售额稳步增长,有商家表明淘宝平台如今几乎全年有不同形式促销活动。
淘天集团给88VIP会员体系在常规补贴以外,给会员供应额外5%的优惠,大促期间优惠幅度能到8%,此机制冲破了跟其他平台的价格对标体系,造就了独特竞争优势,京东用更激进补贴方式,平台主动圈选商品做补贴,成本全由平台承担。
商家迎来新机遇
在蒋凡再度掌控淘宝之后,服饰类目商家有了明显感受,美妆类目商家有了明显感受,运动等其他类目商家也有了明显感受。平台运营层面更注重商家利益平衡,还推出了多项扶持政策。有商家反馈说,店铺业绩做到了快速增长,日常销售占比有了显著提升。
有一位从事服装品类经营的商家透露了这样的情况 ,他表示现如今淘宝平台已不再单单只是依靠双 11 等大型促销节点了 ,而是借助常态化运营 ,在一整年当中有超过 300 天的时间都能够获取到平台所提供的补贴支持 。这样的一种变化使得商家可以更加合理地去安排生产计划 ,进而减少库存方面所带来的压力 ,最终实现更为稳健的经营 。
消费者行为变迁
电商行业观察者老胡指出,今年他在淘宝的下单频率显著增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闪购业务造就的购物习惯,闪购模式借由限时特价激发消费决策,逐步改变了用户的购物方式,这种高频且低客单价的消费模式正演变成新趋势。
消费者消费观念发生转变,“省钱”再度成为消费者所关注的重点,拼多多主打低价,京东强调配送速度,在此情形下,淘宝需找寻自身差异化优势,常态化补贴策略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助力平台在维持“多”与“好”之际,增强了价格竞争力。
本年度双 11,你于哪一个平台下单量最为可观,欢迎于评论区域分享你的购物感受,要是认为本文具备助益,请进行点赞予以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