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旅游服务既方便又实惠,但问题不少,投诉很多,处理效果也不理想,这让消费者维权变得特别困难,携程在这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投诉占比居首
携程旅行在众多在线旅游服务平台中,投诉量高居不下,甚至超过了去哪儿网。与华住会等平台相比,差距更是显而易见。在消费保等投诉网站上,针对携程的投诉数量众多,多得像山一样。这些数据是客观存在的,说明很多消费者在使用携程时遇到了问题,这也暴露出携程的服务质量需要大幅改进。
在线旅游行业在处理问题方面表现不佳,携程的状况尤为突出。消费者一旦遇到麻烦,想要维护自身权益,却似乎陷入僵局,遭遇重重阻碍。众多消费者表示,他们的投诉长期未得到满意答复,问题也未得到妥善处理,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旅游感受。
价格猫腻明显
用户在消费保平台上指出,他们用四部不同品牌手机查询东航从大理至南京的机票价格,结果发现价格差异极大。华为手机显示的价格为1564元,而苹果和荣耀手机显示的价格却是899元。在用户投诉后,苹果手机显示的价格还出现了上涨。这种现象或许揭示了不同设备查询时可能出现的价格差异问题。
1月19日,一位顾客在携程预订房间时,发现当天价格较其他网站要高,且与往日价格不符。对此,频繁使用携程的顾客开始怀疑自己遭遇了大数据针对熟客的价格歧视。此外,还有消费者反映,同一酒店、同一房间的价格差异显著,每晚的价差可达200元。
霸王条款横行
投诉指出,携程旅行在霸王条款上存在问题的比例达到了13.77%。有些服务条款实在不合理,例如服务期一过,就算客户没使用过任何服务,订单也无法退款或取消。这种行为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2025年3月12日,陈女士在买机票时遭遇了携程涉嫌的捆绑销售。这种销售做法违背了消费者的真实意愿,使得消费者不得不接受一些其实并不需要的服务。
价格调整遭疑
2025年3月13日晚上,邹先生在携程网买了五张机票。其中一张票价为3316元,可没过三个小时,价格就跌到了3120元。两张机票差了487元。其他平台在同一时间并未出现类似价格波动。这让邹先生对携程的价格调整方式产生了疑问。
邹先生等不少消费者在携程上遇到了价格波动很大的问题。这样的价格波动不仅让人们对平台的定价模式产生了疑问,还给他们造成了实实在在的损失。
维权困难重重
解决率不高,沉默成本又大,这让消费者在维护权益时遇到了两大难关。许多投诉金额都超过了1000元,但消费者往往因为平台的推脱而遭受损失。许多消费者反映,投诉后平台只是草草了事,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这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部分消费者认为捍卫自身权益需耗费大量时日与心力,故而在遭遇不公时,往往只能选择默默承受。这种现象导致携程等平台上不良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地区投诉差异
消费保的数据分析表明,在携程平台上,北京的旅客投诉数量位居首位,占总投诉量的8.79%。北京及其他地区经济发达,居民出行需求强烈,因而选择携程的频率较高,这也使得问题更为突出。
各地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各不相同,不过都指向一点:携程需要在服务品质上全方位提升,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增强他们的消费体验。
使用携程这类旅游平台时,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若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点个赞,也欢迎分享给他人!
发表评论